十二年國教新制開跑,108課綱即將上路,這波新的教育浪潮,也將席捲小學 到大學的教育現場,108年入學的70~80萬名小一、國一、高一學生將全面適用新課本、新教學、新的大學入學方式,如果是高中職二年級以下,108年、109年學測、統測也會配合108課綱有過渡性調整。此影響未來10年教育最重要的改革,將在民國108年隨著108課綱登場,取代現行九年一貫課綱及高中課綱,到117年則會出現117新課綱。
◎成就每一個孩子—適性揚才、終身學習
其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,以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、「共好」為理念,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,且每一位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獨特個體,各自擁有多元智慧與性向,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,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、與他人、與社會、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,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,以達到啟發生命潛能、陶冶生活知能、促進生涯發展及涵育公民責任的課程目標,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及終身學習能力。
◎什麼是「課綱」
課綱訂定的是每一個階段、每一個學科或領域,學生應學到的「最低教育內容標準」,以及「至少應具備的能力」,在108課綱將能力更豐富深化為「素養」,「素養」成為12年國教新課綱最重要的關鍵字。未來教育,學生不只是學「知識」,更要學「素養」,一種「知識+態度+技能」加總的新學習,能夠靈活運用的能力,表現在自我學習、解決問題、適應未來等行動中,才能因應知識更新迅速、高速改變的環境。
下表為108課綱與九年一貫課綱的比較
⊙ 108課綱的9項素養包括
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、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、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、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、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、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、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、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、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。
˙核心素養
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,茲以「核心素養」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,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。
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、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/科目,至於技術型、綜合型、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,核心素養可整合或彈性納入。
→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
‧自主行動:-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-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-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
‧溝通互動:-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-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-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
‧社會參與:-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-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-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
⊙精進素養導向命題的重點方向
‧情境化:
試題素材引用生活情境或學術探討情境
‧整合運用能力:
考察學生是否能整合運用知識與技能已處理真實世界或學術探 究的問題,例如:閱讀理解、邏輯推論、圖表判斷、證據應用等。
‧跨領域跨學科:
考察學生是否融會貫通,善用不同領域或學科所學來處理一個主題中的相關問題。
‧表達說明能力:
引入混合題型,在題組上混合選擇題與非選擇題,使評量層次更完整,強化學生統整、歸納、分析、說明、表達等重要能力。同時實施卷卡合一,可允許較為結構化的設問方式,使非選擇題命題更活化。
⊙12年國教各階段的課程架構
◎在不同的教育階段,108課綱與之前不同的新作法
【小學】
希望讓孩子在深化基本學力的同時,也能透過校訂課程,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有脈絡、有意義的學習,甚至未來主題式教學也能進入正式課表,跨越學科領域的學習將成為常態。
變化1:深化基本學力,增加國文數學時數。
變化2:以學生為中心,各校發展校訂課程。
變化3:跨越學科領域,推動主題式統整課程。
新課綱在小學的變革與影響,雖不像國中劇烈,但仍有三大重點,讓學生在學習基礎時,可以透過校訂課程,在生活中有系統、脈絡的意義性學習,甚至未來主題式的課表、課程以及跨領域學科的學習,將可能成為新制度下的常態。
【國中】
各學校每週安排3~6節彈性課程,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/專題/議題探究、社團活動與技藝、特殊需求領域及其他類課程。可以展現個別學校的差異特色。
過去國中教育會考制度的改革,希望藉由等級(A、B、C)呈現成績,目的是擺脫「分分計較」的桎梏,然而卻未必真的鬆綁被視為最僵化的國中階段教育。新課綱將課程分為(教育)「部定」與(各別學校)「校訂」兩大類課程,前者涵蓋語文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科學、科技、藝術等八大必修領域學習課程,後者是由學校安排的彈性學習課程(每週有3~6節,現行九年一貫有4~6節,九年級減為3~5節),由於學生無法直接將課本變素養,因此學校必須要自己經營出個別的特色,並滿足學生的需求,在新課綱的架構下,賦予學校、教師和學生更寬廣多元的發展空間,每個學校和孩子都可以有與眾不同的樣貌。
以課程發展為例,九年一貫就有彈性學習的節數,但是大部分都成了主科的延伸,新課綱的調整後,同樣是多了一節課,卻不再是課本的延伸,而是透過課程的規劃以及跨學科的教學統整,真正的開發不同的領域以及探索多元能力的課程、專題、活動等,培養學生更多元的視角以及活用課本中所學,發展更廣闊的能力。
【高中】
高中端改變尤其大,必修學分從160學分降為118學分,但加強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共62學分,讓學生有更多根據個人差異的學習。
新課綱在高中階段的改變最多,增加校訂必修、多元選修、加深加廣選修等課程,除了大幅減少必修學分、提高選修學分,教學環境也不限於教室或是校園內,目標是為了打破刻板的學習內容,若能讓學生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上更多的課程、精進興趣,亦可以幫助學生尋找自己喜愛的領域和專長,就有適性發展的機會,譜出不同凡響的未來。
這些選修課程,不但需要有銜接課本知識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培養課本之外的探索,將學習從被動化為主動,使學生在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以及主動探索的成就感,提升真正的學習動機。若學生都能藉此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能力,對自我探索及未來的人生規劃將更有幫助。
【高職】
新課綱推動跨科、跨群選修,跨領域的學習機會,讓學生從T型人(專精單一專長)變π型人(精通雙專長、跨足雙領域者),未來有更多元的生涯路徑選擇。
變革1:增加15至30學分的實習課程
變革2:實習科目新增「技能領域」實習課程
變革3:開放多元選修課程
⊙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及培養多元能力
新課綱把課程分為兩種類型:「(教育)部定課程」和「(學)校訂課程」,除了既有的國家課程,各校還可自行調整規劃,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。降低必修,增加選修,顧及學生興趣差異。
在高中職階段,可以開設校訂必修、多元選修和加深加廣選修課程,還有團體活動時間、彈性學習時間,國中小則有「彈性學習課程」,可以開設四種課程,包括統整性探究課程、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、為特殊需求學生開設的課程,以及其他像是自主學習、戶外教育、補救教學之類的課程。
隨著社會對教育想法的變遷,新課綱今年即將導入,這不只是更新一套教科書,更將帶動教育現場的大改變。教學會改變,學習會改變,考試也會改變,教育不再只重視形式上的成績以及固定結構的教學;反之,學生如何學以致用並在課本之外培養多元的能力,才是日趨重要的新教育理念。
附上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及Q&A的連結
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(將依教育部發布持續更新)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&A